大家都听说过“空调病”
,还有一种“冰箱病”,我想有些人就不是很了解了。今天,笔者为您介绍下“冰箱病”,并且告诉您怎样预防“冰箱病”。
“冰箱病”是人们生吃冷东西等引起的消化道毛病。它经常在夏季时候发生,是人们吃过生冷食物后,肠胃受到低温的强烈刺激,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的疾病。这可能是由冰箱冷藏室内产生的细菌导致的。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比如耶尔森氏菌在0℃左右的低温环境中仍能大量繁殖,随未再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可使结肠黏膜脱落,发生肿胀,引起炎症,致人腹痛、腹泻、呕吐。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冰箱病”呢?
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冰箱内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应检查食品质量。有些食品在放冰箱前,需作一些处理,如蔬菜要先摘除腐叶,鱼类应先除去内脏和鳞;热的食品宜待充分冷却后再放入箱内;食品要用食品袋或用新鲜纸包装或放入密闭的容器内,以防止食品的干耗和串味。
第二,从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应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夏季吃西瓜解暑最好现吃现买,在冰箱里进行冰镇处理不应超过两小时。
第三,冰箱存放食物要掌握不同食物的存放时间。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
第四,冰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尤其是排气口和蒸发器。夏季要每星期对冰箱清洗、消毒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也可以在排气口和电冰箱下方的蒸发器内放置大蒜,用来杀菌消毒。
以上几点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另外笔者认为应该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才是抵御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