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China TV Market Brand Sell in Monthly Express)》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186.0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4.3%,创下近13个月来最大的单月同比跌幅;同时,环比6月更是大幅下降28.2%。
从品牌方面来看,7月中国电视市场前八大主力品牌,即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海尔、康佳、华为,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179万台,同比下降13.0%,合并市占率达96.1%。
海信、TCL和创维三个传统主力品牌(含子品牌)在7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114万台,同比下降8.1%,跌幅小于大盘,合并市占率为61.3%。小米(含红米)7月的出货量约为3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8.8%。而外资品牌则更加低迷,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在7月份的出货量继续维持在数万台级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电视行业进入了“大衰退”期,就算是有“国补”以旧换新的支持也难以推动销量增长。我国电视行业正面临史上最为艰难的时刻之一,存量时代、经济下行、换新驱动不足等等,使得我国电视行业下半年也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总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电视行业还是呈现出非常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大屏化、AI智能化、技术创新化等方面,未来依然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这些也将成为下半年电视市场布局的重点,也是提升销量回升的核心方向之一。
首先是大屏化趋势。奥维云网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彩电98英寸和100英寸产品销量分别激增57.4%和83.1%,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32英寸、43英寸等小尺寸产品销量同比下滑超10%,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整体市场方面,数据显示,75英寸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已达40%,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85英寸产品份额增长2.9个百分点。这种小尺寸下滑,大尺寸销量占比暴增的背后是行业结构性的调整,也是大尺寸化进程的体现。
不难想象,随着大尺寸化的进程加速,以及“国补”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智能电视行业有望在下半年出现回暖的情况。
第二就是创新技术的加持驱动了换新动力,特别是以Mini LED为首的电视产品,在大环境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它却实现了逆势增长,电视行业的技术迭代是历史规律也是必然结果。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Mini LED电视以29%的市场占比完成了一场堪称"现象级"的市场突围——这一数字不仅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倍,更远超量子点、激光和OLED电视的市场份额总和。
Mini LED作为背光技术具有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性度以及响应时间快等特点,而且能够实现精准的区域发光调节,提升显示效果。是目前电视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背光技术,正因为它具有比普通LED更高的价值,是电视行业目前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
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量将有望超过900万台,较2024年底的预测再提高100万台,渗透率接近30%。而我国作为Mini LED背光电视的最大的市场之一,一定会成为驱动电视行业迎换新潮流。
最后就是智能AI方面,随着AI大数据模型的成熟,人工智能迎来快速发展期。它从应用、体验、控制、场景等多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体验。而电视作为客厅的大屏担当,有了智能AI的加持带来的“蝶变”的效果。
首先是在智能体验方面的提升,智能电视有了AI的支持,搜片、搜新闻、语音控制变得更加简单,交互更便捷。画质芯片有了AI大模型的加持,画质表现更出色。加上其它智能家电比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的接入,电视的AI智能功能将进一步放大,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推动整个智能家电行业向前买进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的下发,智能电视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所以,不要看7月份成为13个月来单月最大跌幅,等待是值得的,下半年的电视行业依然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智能电视行业面临挑战,但是依然面临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