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广告?乱收费?操作复杂?智能电视行业早该这样提升开机率
发布时间:2025-07-21 17:15:28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D
标签: 电视 智能电视
摘要: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家庭电视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电视机平均开机率仅为30 2%,创下近十年来新低,较2020年的47 5%下降了17 3%。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家庭电视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电视机平均开机率仅为30.2%,创下近十年来新低,较2020年的47.5%下降了17.3%。而中国电视总数量大约为6亿台,有超过4亿台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这么低迷的开机率反映出电视行业的低迷与衰退,整个电视行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2025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彩电销量为3937万台,同比下降13.7%,销售额为925亿元,同比下降11.3%。不出意外的是已经连续五年出现“量额”双降的局面。

但是,相比“量额”双降更加让人担忧的则是开机率的问题,这就好比虽然销量下滑,但是保有量还在,但是开机率没有了,相当于行业衰退,这对整个电视行业来说是灾难性的打击。那么,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电视行业本身上。

首先自然是不可以的收费模式。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2月公布的《智能电视消费投诉分析报告》,2024年关于智能电视的投诉达到37289件,其中22.7%的投诉涉及不合理收费问题。消费者投诉的主要收费类型包括会员费、VIP费、单片点播费等等。

会员收费制度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电视视频内容平台的收费制度可谓是“花样百出”,不仅有平台会员,还分为VIP、SVIP、SSVIP等,不同VIP等级的权限还不一样,可以观看的内容也不全相同。对消费者来说,这种等级的划分十分不合理,存在多次收费的问题。

而且不仅如此,VIP终端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普通VIP只能电视端使用,如果想要在手机、平板、PC端上使用,需要升级到更高级的VIP。还有内容上的限制,许多最新的电影、影视内容,需要更高权限的VIP,而且有的还是付费点播,就算有顶级VIP一样要付费。这样的收费方式不仅混乱,还存在多次收费的问题。

其次自然是广告的问题。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2025年1月的抽样监测显示,国内主流品牌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平均时长为42秒,最长的达到86秒,且大多数无法跳过。这种强制观看广告的做法极大损害了用户体验,导致用户开机意愿下降。

除了开机广告之外,还有就是视频观影中的广告,包括影视内容开头、播放中、结尾等处的广告。每次只要打开电视看影视内容,开头先来一段广告,中间插播几则广告,结尾再来一段广告等,十分的影响体验感。这也是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开电视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操作复杂的问题,现在的智能电视操作非常的复杂,作为观影主流人群的中老年根本不会用。这其中包括操作界面太“花哨”,还有系统内容多反应迟钝,操作流程非常复杂等。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2025年3月的用户体验调查显示,87.3%的智能电视用户对现有操作界面不满意,主要抱怨包括:系统反应迟钝(73.2%)、广告干扰严重(67.5%)、操作流程复杂(58.7%)、语音识别准确率低(53.2%)等。

综合来看,VIP制度、广告问题以及操作问题这三大问题影响智能电视的开机率、开机时长。所以,想要解决智能电视开机率下滑的问题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也在积极弥补这方面的问题,并出台了相关规定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电视基础功能应当免费提供,收费项目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禁止强制性收费和捆绑销售行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5月发布的《智能电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也提出,将推动电视产业从"硬件销售"向"平台服务"转型,鼓励厂商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培育新的增长点。

从去年开启整治以来,治理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来自央广网的消息,在国新办27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深入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以来,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已有5.6亿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终端,实现了收费包压减50%以上的目标,免费节目大幅增加。有线电视和IPTV全面取消了开机广告。

总的来说,其实我国智能电视的普及率还是非常高,只要解决了观影体验的问题,相信智能电视的开机率会上一个新台阶。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