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预计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达2.087亿台,同比微降0.1%
发布时间:2025-07-14 17:49:02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D
标签: 电视 智能电视
摘要:Omdia 最新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电视整机出货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将基本持平,达2 087亿台,同比微跌0 1%。这也是继TrendForce集邦咨询、群智咨询两大咨询机构预测低迷之后的又一

Omdia 最新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电视整机出货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将基本持平,达2.087亿台,同比微跌0.1%。这也是继TrendForce集邦咨询、群智咨询两大咨询机构预测低迷之后的又一行业机构,反映出了行业对智能电视市场的担忧。

Omdia的分析指出,有两个关键地区将在2025年逆势增长,带动电视出货量的增长。首先是北美,预计出货量将达到4990万台,同比增长1.6%。这一增长得益于渠道品牌的价格竞争策略、充足的库存,以及多样化的技术组合(如LCD、OLED)和功能(如QD、Mini LED、智能操作系统)所带来的驱动力。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预计出货量将达到3830万台,同比增长3.2%。持续的消费电子补贴政策以及对大屏电视需求的上升,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加上智能AI、大数据模型、画质芯片以及创新显示技术,推动智能电视行业逆势回暖。

总的来说,对全球电视行业来说,在经济下行严重、关税战、局部热战的情况下,还能维持持平,这对全球电视行业来说也算是惊喜。而对中国电视市场来说,在强力补贴的刺激下,预计同比增长3.2%的数据也是在预料之中,但是对中国电视市场来说不算是喜讯,因为与我国电视最高5000多万台的体量相比,还是下降非常多。

虽然我国电视行业预计出货量将达3830万台,相比之前的5000万台体量有些相形见绌,但是我国电视行业表现出来的趋势和势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特别是在Mini LED、大尺寸化、智能AI方面,还是非常值得期待。

首先就是大尺寸化的趋势。自去年8月份开启消费电子补贴政策以来,我国电视行业就迎来了逆势回暖的契机,而且在大尺寸方面更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奥维云网(AVC)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85英寸电视零售额占比从去年的17.4%猛增至25.1%,成为推动大屏市场扩容的核心力量,75英寸电视仍稳坐销售额头把交椅,以30.9%的市场份额持续领跑。

Omdia预计,2025年电视出货量将达到3830万台,同比增长3.2%,大屏(75英寸及以上)需求持续强劲,预计出货量同比增长24.2%;而小尺寸产品(65英寸及以下)则因替换需求放缓及产品结构转移,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6.0%。

其次就是Mini LED将成为今年最大的赢家,没有之一。今年第一季度,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520.4%。Omdia电视整机首席分析师Hisakazu Torii预计,2025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达到82.9%,成为创新技术驱动换新的核心动力。

Mini LED是创新的背光技术,拥有尺寸更小的灯珠,更小的尺寸能带来更高的背光集成度,然后更能实现更精细的背光分区控制,带来更高的对比度、更广的色域和更低的功耗。相比传统背光Mini LED具有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性度以及反映时间快等特点,是当下最好的背光替代技术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Mini LED领域拥有从上游的芯片、材料到中游的模组、面板,能实现完全覆盖。加上全球60%以上的液晶面板产能来自我国,加上Mini LED的助力,完全有能力主导未来电视行业的发展。

第三就是AI大数据模型的加持,让电视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交互设计变得更加智能和简单,最重要的是AI芯片让电视画质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在智能家居时代的背景下,电视的智能就是家居环境的大佬,而有AI大数据支持的芯片就是控制中枢。

AI大数据模型加入让电视拥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可以与家里的智能电器实现互联互通,打造更加贴近家居生活的使用场景。而且,实现互联互通的家电产品还能与电视互动,电视作为窗口来实现全屋智能家电的控制与操作。

另外,AI大数据模型的加入也让交互变得更加简单,特别是语音控制上十分便捷。不仅如此,还能实现多轮对话,搜影片、搜天气等等都非常便捷。而且还能通过语音控制整屋的家电产品。

总的来说,虽然全球电视出货量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智能电视电视行业表现低迷,但是从电视行业内部来看还是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有望推动电视行业引来新的迭代周期,推动我国电视行业向品质化前行。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