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学堂 > 正文
太恐怖了 个人电脑安全防范大搜罗
发布时间:2011-06-15 06:19:00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姚梦
摘要:看看百度那些电脑如何如何被病毒入侵,出现神马神马症状的求救信息,不得不说,谁的电脑都逃不过病毒的侵害

看看百度那些电脑如何如何被病毒入侵,出现神马神马症状的求救信息,不得不说,谁的电脑都逃不过病毒的侵害,杀毒软件大部分都是靠病毒库来储存病毒特征然后根据记忆来杀毒,所以一旦出现新病毒,再强悍的它也是无能为力啊。所以杀毒要从根基做起!

一、删除垃圾文件,把木马和病毒消灭在温床里

在浏览网站信息的时候,都会在本地机器上残留一些文件,而病毒也经常潜伏在里面,尤其是一些广告代码,恶意脚本和以及木马程序。这些文件集中在c盘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下的子文件夹(用户经常用的登陆帐号,例如admin,就是在装机器的时候,填写的那个登陆帐户的名字)下面的local setting里面的temp文件夹。只要ctrl + A 全选之后,删除就可以了。

注意:local setting文件夹默认是隐藏属性,必须要让系统显示所有隐藏文件。

二、关闭自动播放,避免间接感染

DC、DV以及mp3,mp4等娱乐休闲设备大兴其道的同时,也给本已脆弱的系统增加了几分凶险。很多人都是习惯性的将这些移动存储设备连接电脑后,直接传输文件、图片和视频,其实这个习惯很容易让电脑中招。(如果发现双击打不开硬盘驱动器,弹出一个“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其实是中了autoruan病毒。这类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移动存储设备,由于经常要在磁盘内交换数据,很有可能会感染病毒。)很多人都知道硬盘有加密区,移动存储设备也一样有,用于存放设备及厂家标识信息的,而且都不大,几十K,最大也不超过几百K。有些病毒和恶意代码程序就是专门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加密区而写的,即使把U盘格式化,他们也依然存在。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有一定的威胁。据我所知,有些大公司和企业为了不让自己的机密信息通过U盘传播出去,就制定了不允许在公司内部使用U盘拷贝文件的规定。个人用户为了读取数据文件的方便,还是要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呢?

关闭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服务,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运行里面,输入 gpedit.msc,打开组策略,在用户配置下的管理模板中打开“系统”选项,在里面双击“关闭自动播放”,选择“已启用”,并选择“所有驱动器”,这样就可以关闭自动播放服务了。对于一些初级用户,如果想省事,使用大成的U盘免疫系统,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家用摄象头的安全隐患

个人隐私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可是现在的黑客,为了money,可谓是无恶不作。如果你碰巧有个摄像头,又恰巧被人安装木马,键盘记录器等小工具,那么恭喜你,你的机器既成为了人家手中的肉鸡,又有可能通过你的摄像头掌握你一切的活动,甚至有些变态的在澡堂和换衣间安装针孔摄象头,来捕获一些信息出售了。

摄象头成本低廉,在电信、移动、网通这些“吸血鬼”狂喝我们纳税人血液的时候,voip的诞生,网络通讯软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省了不少money。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在你同别人视频的时候,如果对方在你机器中下了有针对性的木马,那么你所有的活动都将收入人家的眼底。前些时候网上抄的很凶的视频泄密,是真实存在的,只要在木马中加一小段代码,就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的你摄像头。使用工具的伪“黑客”们可以捕获你和对方的谈话信息,捕获你的屏幕,甚至利用你的摄象头来监视你,这是绝对可以实现的,而且你还不知道。那你也许会问,把摄像头关了,不就可以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同样在木马或病毒中加上一小段脚本,就可以远程开关你的摄像头,你在房间的一举一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对家用摄像头带来的安全隐患,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通常都是聊天完毕,立即拔掉摄象头即可避免这样的情况。但对于彻夜不关机的懒人来说,就需要在睡觉的时候给摄像头盖上一块布,或者对着一盆花。

四、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通常个人电脑中发生的密码泄露,游戏帐号泄露等事件都是病毒、木马以及恶意程序造成的,这些程序在电脑中植入小小的键盘记录器,来记录个人信息。在子明的黑客故事系列的第三篇,黑客窃取银行中就有对键盘记录器的详细介绍。

对付键盘记录器的一些个人建议:在输入密码时,前面先多做几次出错。在选择输入框的同时利用鼠标不断变换位置,尽量不要先输入头一位。现在网络银行和QQ登陆帐户都启用了软键盘功能,以前的软键盘输入之后,光标位置不变,而现在的就不错,每次打开输入一次,键盘上的字母和数字就会重新变换一次位置,这就造成了hook(钩子)的失效,那是不是这些黑客就无法破解了呢?答案是一定否定的,但是对于个人用户,这些是足够的了。

小编总结:在浏览网站的时候,小编建议还是不要去浏览一些类似黄色、游戏、小提示、中奖提示的信息,因为他们通常都是病毒,要想全面防毒、除了软件杀毒、格式化、做系统就是上述小编提到的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