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江湖已非昨日 滴滴“重新上路”前景几何?
发布时间:2023-02-08 14:03:19
来源 : 科技E侠
作者:科技E侠
标签: 滴滴
摘要:经历一年半时间的冰封期,滴滴出行恢复新用户注册,并在春节期间陆续重新上架各大应用商店。经E侠君测试,使用多个新号码在苹果、华为、小

经历一年半时间的“冰封期”,滴滴出行恢复新用户注册,并在春节期间陆续重新上架各大应用商店。经E侠君测试,使用多个新号码在苹果、华为、小米、VIVO等应用商店注册滴滴新用户,也均显示成功。

滴滴说,“一年多来,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但经过全面整改后“复出”的滴滴,其所面对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网约车“江湖”了。重新上路,之于滴滴出行,新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停摆的563天

对于重新上架的滴滴出行,业内关于其“能否回到巅峰”的讨论不绝于耳。这个先后打败优步、大黄蜂、出租车等多个出行平台的网约车企业,毫无疑问,彻底霸占了网约车欣欣向荣的10年。随后愤而独立的高德打车、中场入局的美团打车,以及想要“超越”的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一度都只能望其项背。

不过这样的景象,在202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半时间发生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于滴滴出行而言,经历应用下架、网络安全审查、美股退市、巨额罚款等种种雷霆重击,损失不可谓不大。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滴滴下架前的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的日均成交订单量为2500万单,来到2022年1月,滴滴的日均单量下跌至2000万单,缩水近1/5。

司机和用户也在不断流失,据易观千帆数据,滴滴APP的月活跃用户从2021年7月的6000多万,跌至去年12月的3000万左右,用户数量近乎腰斩。此外,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滴滴APP下架一年后,平台的活跃司机数量也流失近千万。也因此,在滴滴总收入中占比近90%的出行业务受到影响,(出行业务)收入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448亿元,下滑至第四季度的375亿元。

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据长桥海豚投研分析显示,滴滴下架之前其网约车订单量市占率大约在90%左右,下架之后不到10个月便从90%下降到80-81%之间。到目前,据易观等多家机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已下滑到70%。对此,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朱一鸣向E侠君所分析表示,被监管机构管制、被要求进行内容整改同时App被强制下架,对滴滴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行业进入二次跑马圈地的阶段。

诚如朱一鸣所言,在滴滴失去的563天里,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变天。最为显著的便是已经退出市场的美团打车火速回归——2021年7月,滴滴应用被责令下架的前后时间,美团在北上广深等100多个城市重新上线打车业务。同时,高德打车宣布在7-9月开启免佣金活动,覆盖平台内的100多家网约车平台。此外,同年9月曹操出行宣布融资38亿元,随后一个月,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刷新近两年网约车行业融资金额。

截至2022年末,E侠君查询交通运输部数据,全国共有298家网约车平台,较2021年末增加40家。高德打车、美团打车、哈啰、嘀嗒出行、百度打车、曹操出行、T3出行、华为“Pelal出行”、抖音出行等,都在滴滴缺位的一年多时间里,加快步伐,蚕食滴滴市占率。

能否重回巅峰?

不管怎么说,重新上架、恢复用户注册,标志着滴滴在经历寒冬后,开始走出谷底。问题回到最初,解除封印后,滴滴能重复往日荣光吗?

整体来看,滴滴的表现还是守住了国内网约车市场龙头的位置,并没有伤及命脉。究其原因,还在滴滴多年积累下的品牌知名度、用户规模、服务质量等优势。比如消费者杨女士便向E侠君反映,(去年)换了华为手机后就不能下载滴滴APP,但其他平台又不习惯,所以一直使用滴滴出行小程序打车。也有消费者表示,在滴滴下架之后,其它平台推出的优惠确实很吸引人,叫车速度也快,但随着平台补贴消失,叫车速度越来越慢,想在全国都能叫到车,滴滴还是有优势的。

除了自身已有优势,面向未来,从大环境而言,防疫政策的全面放开,对于滴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人们出行的热情正在快速恢复,可以明显感知到愿意打车的乘客越来越多,在业内看来整个网约车行业也会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增长机会。

不过,即便拥有天时地利,对于滴滴出行来讲,未来的路依然并不好走。在E侠君看来,滴滴出行回归后首要面对的,恐怕还是司机出走,以及自身合规经营的问题。这一年半里,司机的离开,大多绕不开一个老话题——单量减少,赚不到钱。对应的,想要重新吸纳司机,滴滴就需要通过其优秀的数据运维能力,提高司机接单效率,这会是一个新的考验。司机之外,如何将用户重新吸引回来,也是一场考验,这恐怕又少不了一场烧钱的“硬仗”。另外,业内玩家的增加、竞争力度的提升,以及高德打车、华为“Pelal出行”、抖音出行等聚合打车模式的流行,也都是滴滴在重新上架后必须面对的挑战。

当然了,比起这些,滴滴当下面临的最直接、最大的挑战还在于重启上市闯关。2021年12月,滴滴在宣布启动从纽交所退市工作的同时,也表示将同步启动港股上市工作。不过,由于港股对于企业合规的要求更高,此前也有嘀嗒出行两次申请港股失败的案例,滴滴能否顺利应对港交所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复杂的上市流程,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约车就是一场无限战争。当下,悬在滴滴头顶的监管大棒虽已解除,但面对新的市场变化、网约车合规要求以及数据安全这一“老问题”,滴滴要头疼的事情并不少。久疏战阵的滴滴,还剩几层功力?接下来,有待市场验证。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