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日系家电品牌松下宣布在中国浙江省建立生产微波炉和电饭煲等厨房电器的新工厂,投资额45亿日元,计划2021年开始投入运营。距离上次松下在华建厂,已经时隔16年之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松下在这么多年当中都没有大动作,而现在就开始重新发力了呢?
国产品牌崛起与日系品牌衰落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市场大门也随之敞开,日本家电品牌陆续走进人们的生活,而松下、索尼、日立、东芝等品牌也耳熟能详。很快。日系家电品牌就以品质、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征服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毫不夸张的说,在那时候,拥有造型美观,结实耐用的日系家电产品,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然而,中国本土家电品牌迅速崛起,并成为了日系家电产品的有力竞争者。相比日系家电产品,中国本土家电产品有着性价比高,功能本土化强,品牌形象接地气等特点,更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很快就成为了家电市场的主力军。由于市场空间被国产家电产品所挤压,许多日系家电品牌不得不离开中国市场。
留下的品牌与正在坚持的品牌
有些日系品牌走了,有些日系品牌还在坚持。比如松下和索尼品牌,就仍然继续在中国市场推出家电产品,只是整体上来看,产品阵容有相应的减少,无法复制往日的庞大产品线,只能以尖端产品为主打。如此缺失的产品线带来了竞争力的不足,让日系家电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
市场调查机构群智咨询(Sigmaintell)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索尼电视出货422万台,同比下跌15.9%,全球出货量排名从之前的第五名直接跌到第九名;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在今年的采访中也提到,松下电器的家电业务目前在整个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约2%。从这样的市场份额来看,松下品牌在中国市场现状所占比重几乎是微乎及微。
谋求破局 松下启动品牌转型
尽管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松下却对中国家电市场相当看好。在中国家电市场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趋势之后,松下品牌方面认为,在这样一个市场转型时期,也恰好是谋求破局的好时机。于是可以看到,近来一段时间里,松下品牌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
去年8月,松下在中国市场发布高端洗衣机产品ALPHA阿尔法洗衣机。今年4月,松下成立“中国东北亚公司”,由曾负责全球家电业务的本间哲朗担任首任总裁、CEO,建立在中国本土化的快速决策体制,“旨在以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模式实现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据悉,本间哲朗上任后,将经营目标设定为三年后,在中国的销售额从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提升到1万亿日元。
“中国东北亚公司”成立之后,松下在中国市场发布产品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今年8月,松下在北京发布进口旗舰冰箱产品;同年10月,松下在武汉发布搭载nanoeX技术的空调产品……不难看出,松下已经将目光锁定在高端、健康家电产品上。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如今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正在显著提高,家电消费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要求家电产品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之外,也希望在设计和功能方面能有所提升,来更好地提高生活体验,这让高端家电市场出现了很多需求;而在高端家电市场,国产品牌还未能像中低端家电市场般普及,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三星、LG、西门子等外资品牌,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不过从时隔16年之后再建家电工厂,以及本间哲朗所透露出的目标来看,松下对于其在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