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全球大屏争锋,海信奥运领军
发布时间:2016-08-12 08:00:26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佚名
摘要:010年海信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由此引发了全球彩电市场智能时代的革命;2013年海信准确抓住彩电同质化的弱点,启动ULED计划,三年来不断提升技术等级

体育的奥运,不仅仅是体育界的事情,还是广电、彩电圈的盛会。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广电转播权这个“大头”收入,国际奥组委分分钟钟都要破产。而每届奥运用什么电视看,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4K大屏成为里约奥运最大赢家

2008年北京奥运,是人类首次采用2K数字高清信号进行节目直播。这相当于电视机画面的清晰度,不亚于在现场3米距离直接面对面的感觉。2016年里约奥运会,转播和彩电技术继续加码,4K、8K、VR悉数登场。不过,与8K和VR这样过于前卫,老白性还碰触不到的产品比较,4K更是真正的“时代焦点”。

伴随奥运4K而来的彩电大屏风暴已经刮起。特别是作为全球彩电强国,中国市场大屏和4K彩电发展形势超乎想象。2016年上半年,备战奥运观赛市场,国内4K电视占比一度更接近5成。对比数据是,邻国日本,4K电视占比虽然也因奥运大幅提升,却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占有率。事实上,上半年,全球每卖出2台4K电视,就有一台在中国。

在大屏电视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上半年55英寸彩电同比市场占有率提升了8成以上,65英寸产品销量则接近翻番。5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产品,占国内彩电销量比提升到三分之一以上。

对于以上趋势,彩电企业海信表示:奥运季彩电行业的消费规律非常明确,4K、大屏和色彩,这是消费者目前最关注的彩电产品指标。三月份,海信推出MU7000系列大尺寸4K电视,并同时通过了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欧洲Digital Europe、UHD联盟三大4K国际标准认证,在全球67个国家同步上市。7月份海信再次布局大屏4K,88英寸和100英寸激光电视刷新了全球大屏4K的新极限。

在4K和大屏上,海信是全球仅有的可以提供从100英寸到40英寸,全尺寸线产品的品牌。色彩表现上,海信超大尺寸彩电技术采用激光电视方案,中大尺寸产品采用ULED方案,具有极高的色彩饱和度、显色能力和色域覆盖指标。苏宁上海公司的数据表明,在该区域市场85英寸以上级别大屏电视中,海信拥有7成以上份额的绝对市场优势。

技术革命开启绝对“清晰”境界

与2008年奥运的数字高清比较,利于里约奥运特别突出电视转播的4K画质。那么4K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是,4K是全高清信号清晰度的4倍。在主流的55英寸和65英寸液晶大屏电视上,4K可以呈现出超过现场观看细节展示能力的画质。甚至是说,观众们有可能比裁判更准确的看到运动员的微小动作。而如果是88英寸、100英寸的大屏幕,4K信号足以让近距离的美女“花容尽失”——因为,看清楚毛孔的皮肤,未必谈得上漂亮。

“超越现场的观感,这对于电视转播和欣赏而言,是一种扭曲时空的革命”。海信表示,之所以选在7月份推出4K级别的88英寸和100英寸激光电视,就是因为奥运带来了消费者新的需求,“去不了现场的观众永远占最大比例,但是海信现在有技术和产品让这些观众获得媲美、甚至在一些角度超越现场感受的观奥体验”。

与传统液晶电视比较,海信激光电视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廉。88英寸4K激光产品的价格只有同尺寸液晶电视的三分之一,且更为节能、重量更轻薄;100英寸激光电视产品的价格则只有同尺寸液晶电视的十分之一。

“谁在真正服务消费者,推动大屏4K的普及,看看产品经济性就会知道”,海信有这样的逻辑。超大尺寸电视是昂贵的产品,但是不应该是奢侈品。它应该具有价值和价格的可比性与合理性。当然,显示效果也是重要因素。激光电视的反应速度和色彩超过同尺寸的液晶电视:前者有效避免观看体育赛事的拖尾、延迟等画质问题,后者则提供更好的视觉震撼力。

国内市场的消费者,每三个之中就有一个会选择5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彩电产品,这个比例全球最高。海信认为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彩电行业的消费标杆、创新标杆和前沿战场。甚至国内彩电界已经提出:如不能驾驭中国市场,亦谈不到称霸世界。日本彩电帝国的瓦解也是从丢失中国市场开始的。所以,海信在欧洲杯的赛场上打出了“中国第一”的广告。这是对全球彩电中国时代的宣言,也是一种民族自信。

“地球对面的奥运热,地球这边的大屏4K电视热,中国市场和消费者以他们最实在的方式回应了对奥运、对中国队的关怀,而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进步、中国彩电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业内专家表示,“我们正迎来最清晰的一届奥运”。

创造市场,驱动革命,更快更高更强

奥运精神的本质是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和自我进化。中国彩电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在十年前说,中国彩电能代表世界,那肯定是一个笑话。但是现在,这个笑话已经是现实。

2010年海信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由此引发了全球彩电市场智能时代的革命;2013年海信准确抓住彩电同质化的弱点,启动ULED计划,三年来不断提升技术等级,掀起了全球彩电色彩革命;2014年海信将激光电视引入市场,其出色的色彩、动态效果和大尺寸经济性表现,成为下一代电视的标准之一;2016年,海信继续在大屏4K进化道路上阔步前进,一系列最新一代ULED液晶电视和4K激光电视,搭建起“大屏4K”奥运全球最长产品线……

“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脚印,海信正是这样走上了全球彩电三甲的宝座。”海信认为,对于彩电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其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主动升级消费者体验、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要想不被追上,唯有跑的更快;要想得到冠军,唯有实力超群。

对此,海信表示,在推出智能电视时,就有人怀疑:“这个技术推高了成本,且当时并没有充分友好的体验生态,这种产品可能走向误区”;ULED电视刚刚诞生,海信也面临“为什么大家都在做成本竞争,你却使用最昂贵部件和技术”的质疑。而激光电视,又把海信推向了非议的浪尖。

消费者为何需要那么大的电视机?当2014年海信拿出激光电视100英寸大屏幕的时候,业内50英寸电视刚刚普及。电视“太大无用论”成为海信要跨越的第一个门槛。但是2016年上半年,65英寸彩电实现超过1.3倍的增长,充分证明了“大”是一种彩电产品必然的“欣赏需求”和“历史宿命”。

同时,激光电视源于投影技术,对于激光电视和投影的区别,以及投影机几十年历史从未真正进入家用普及的疑问也此起彼伏。这些疑问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创造性。激光电视拥有传统投影的血统和所有优越性,但是更拥有从菲涅耳仿生屏幕、激光光源、超短焦反射光路等的全新技术——这些创新使得激光电视必然是另一个种产品。“就像液晶电视起源于液晶显示器,核心血统完全一致,却是两种截然不同体验的产品一样,激光电视将创造另一个历史”。

“只要你来搞新东西,总会有质疑。我们当此为动力和鞭策”,海信表示,当很多人质疑你的时候,恰恰说明你成为了关注焦点、产生了“地震波”、拥有了某种神奇的能量,并创造了一个人们需要时间来理解的“新空间”。

有些企业一直想办法占领市场,而海信则选择创造市场。2016年4K大屏大举流行,这说明海信再一次选对了方向和思路。奥运盛典正在走向高潮,而海信创新的路径却没有高潮:他总是崇山峻岭后再有更高峰——更快更高更强,海信正在路上。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