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饭煲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对于国内厂商来说,由于在技术上存在瓶颈,往往被日式电饭煲领先,形势并不乐观。不过国内厂商为扭转这一局面,在技术方面做出了一番尝试。
尤其是最近两年国产厂商在IH技术上的研究,热情高涨。所谓IH技术全称是IH电磁加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通过电流的变频来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越过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升温更加迅速,加热更加均匀。
2015年4月份,美的集团就率先到日本发布IH高端电饭煲“鼎釜”,以全球2999元统一售价直接叫板日本电饭煲。另外两个传统电饭煲巨头九阳与苏泊尔也在抓住趋势积极研发高端电饭煲。在今年3月份上海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美的、九阳、苏泊尔以及爱仕达均纷纷展出IH高端智能电饭煲新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董明珠将“日本电饭煲”与中国制造联系在一起,使得高端电饭煲再次成为热门话题。3月8日,格力正式成为IH电饭煲的新入者。3月底,小米也宣布“跨界”,发布999元IH电饭煲,直言“要卖到日本去”。国内厂商正呈现集体反击日本品牌电饭煲的姿态。
此外,近年来,国产高端电饭煲在功能材质上已逐渐缩小了与日本主流产品的差距。去年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几个国产品牌推出的高端电饭煲产品中,不乏“智能烹煮程序控制”、“自动判断含水量”等过去日系电饭煲才具备的智能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产电饭煲开始在市场中显现威力。随着美的、苏泊尔、九阳等知名企业对IH产品投入的加大,国产IH产品中国内品牌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截至2016年一季度,线下电饭煲市场中国内品牌零售额占比已达到92.8%。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电饭煲在国内一直属于小众产品,但电饭煲市场仍然是小家电市场的重要一环,引起众多家电厂商争夺。而在IH技术出现之后,代表中国制造力量的国产电饭煲开始崛起,在受到用户的认可的同时,还大有赶超日系电饭煲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