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未来企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09-20 18:54:55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佚名
摘要:海尔当下正处于网络化阶段,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是网络中的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他人来实现共创共赢。这就是海尔人单合一的意义。

杰里米·里夫金:各位早上好,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跟海尔共同庆祝十周年的新管理模式。我一直认为,既要结合理念也要结合实践,有许多学术界的人们一起共创新未来经济模式,海尔作为一家公司,作为一个先锋和领导者,能够把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在21世纪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是在全世界各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让我们能够进入一个新的经济世界,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十周年,也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我首先想说一件严肃的事情。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些反思,现在中国的GDP,全世界的GDP增速都在放缓,在过去15年当中生产效率是经济繁荣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理解,为什么生产效率正在放缓?我们有这么多的服务、产品和技术,但是为什么却看到生产效率持续放缓?为了理解这样的危机,以及我们拥有怎样的机遇,需要看一下我们历史上的经济转型是如何发生的,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路线图,可以知道在未来应该走出怎样的一步。

在历史上至少有七次大的经济转型,他们有个共同点,也就是在某一个时刻,出现三个不同的技术,出现了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平台,造成了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我们如何在整个价值链上进行管理。这三个基础的技术,第一个是通讯,可以更加有效管理我们的经济活动。其次是新能源,可以驱动我们的经济活动。第三是新的交通模式,使我们经济能够运转。所以在通讯、能源和交通,以及物流这几个领域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管理经济和经济能力的基础。

在19世纪第一次和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我们看到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我们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然后他们又发明了电报系统,这样的通讯技术与新能源会合,就是便宜的碳发明了蒸汽机,可以在全国性的铁路系统上运转整个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和德国,核心的电力和通讯变化之后,在经济活动中,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大的跨越,有了无线电和电视。这些通讯的媒介在美国有了便宜的石油使得它们能够汇合起来,又出现了轿车和非常发达的公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我们进入20世纪,这场革命到达了巅峰,我们也看到原油在7美元一桶的价格在市场出现,增加了大家的购买力。我们又看到有了大的经济危机,今天我们又看到了第二次革命的基础设施日落时期,因为有了电子通讯,又有了新的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趣事。莫克尔当了总理以后,她要求我到柏林,帮助德国新政府推进德国新的经济,她说我们在推进欧盟经济和德国经济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核能源、内燃机,这些是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它们已经过于成熟了,我们已经不能从它获得更多的潜力。如果对这个技术进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对莫克尔总理说,只要你的商业模式,还是建在这样的平台上,还是建立在化石燃料和内燃机的基础上,你们是突破不了天花板的,而且生产效率在未来50年都不会有很好的突破。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追溯劳动生产效率的限制,我们知道新的和老的古典经济学,都分析了新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强调设备的重要性,还要有好的产业工人,罗伯特·索罗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强调我们一直考虑的是经济资本和人力,但是他们只能决定40%,其他的60%在什么地方我们不知道。

我来做一个分析,当早期的经济学家采用牛顿的理论来推比,得出了一个新的经济理论,就是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我们就听到了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市场上运作。因此利用牛顿的理论,带来了需求和共赢的关系。但是使用牛顿的定律来阐述经济学的理论,这是问题的所在。经济学有第一跟第二的能源定律,包括宇宙和我们人类经营的活动,这些定律一直到19世纪末才发现了这个规律。那时候经济学理论又得到进一步固化,这两种能源定律是有关于我们的大气圈、宇宙以及我们的企业。

第一个定律,宇宙所有的能源是永恒的,它是从大爆炸开始就有的。第二个定律是恒定的,但是它的形式是变的,从冷变成热,从裂变到剧变,还有从不可获得到可以获得,它们都是存在的,但是有时候我们是不能利用一些能量的,那么这些能源的定律决定了事物运行的规定,包括经济事物运行规律。因此我们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利用自然资源,然后把他们转变形式,从这里进行提炼、回收再利用,经济的活动也是要回馈给自然界一些东西,然后每一步的转变我们都会形成一些产品。同时我们也把能源进行消耗,它们不会再循环回来。

我再举一个大自然的例子,在大自然当中,我们知道我们在使用能力的时候有一些热消耗,这些消耗是不能再利用的,在经济上我们把它称之为总体的效率。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转变都会有一定的丧失。那么我们怎么看待生产率呢?我们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1903年从美国开始的,增加了2%的劳动生产率,不管是我们的产生还是服务都是这样。后来美国又获得了30%更高的效率,日本或者20%,其他都丧失了。自从1990年之前都没有什么变化,每一个工业化国家,它们只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平台,只要是化石燃烧、内燃机等传统模式,他们已经到了天花板,到了提升30%效率的时候就不能再提升了。

但是现在有新一代经济学家,又是有着物理学家背景的人,他们分析了过去工业革命的每一年,然后总结更好的机器更好的工人就给我们带来40%的生产率,然后是总体的效率,他们发现从总体的效率里面,能够导出另外的60%劳动生产率,这是底线。

我们现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无论是交通、通讯还是农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这样使我们的效率提升达到了40%,这样使劳动生产率在未来有很大的变化和提升。因此我对德国总理说,首先是互联网,用它来管理我们近期的活动,而且他们可以进行汇合,来跟数字化的能源输送线为我们输送能量。再跟数字化自动化的GPS,来推动经济的活动,通过更现代的物流,通过这种通讯的互联网,再跟GPS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物流更有效率,这三种就能管理我们的经济活动,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但是到底什么是互联网+?这就是它的含义,三种互联网数字化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增加总体的效率。互联网+就需要一种新的平台,我们需要每一个设备里都有一个感应器,使得物与物、物与人之间有更好的沟通。我们现在在农业当中有很多的感应器,他们能够感应作物生产情况,我们在家庭里面,在房屋里面都有感应器,然后形成大数据,指挥我们的交通,每一个设备都可以进行通话,这就能提高我们的经济。

我们目前30亿的网民,在过去两年当中,我跟中国副总理汪洋有过对话,在中国一个手机差不多25美元就可以买到,这种小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跟物联网连接,这样的话大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用非常小的成本了解全世界的经济活动,而且是传达给每一个人的。

因此大家都有一种价值链,不管你是家庭、小企业、大企业,我们都从里面提取一些东西,然后进行生产、储存、消费、再回收,这就是价值链。比如你拥有一个中小企业或者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你们都可以到物联网的平台利用互联网+,而且你可以截取感兴趣的数据,是对你有价值的,你可以利用这些大数据,用你自己的分析来进行数据挖掘,来做出你的算法,来形成你自己的应用软件,因此不管你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可以大大提升总体效率。无论是在价值链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增加价值,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生产率。

你的边际成本可以非常低,使你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有些边际成本可以接近零,这是我的这本新书的名字。这怎么可能?如果有零边际成本,就能使我们更好的分享经济,首先我们说一下它的重要性,我们调查过60个国家,在欧洲、美国,大约50%的人他们希望分享,但是在尼尔森的一个调查当中,在亚太国家有75%的人希望分享,所以他们就成为第一最支持这个分享经济的人群,中国93%的人希望分享,所以我问汪洋副总理的时候,他说在亚洲有不同的传统,在西方从亚当斯密开始,他们都认为每一个人有自主性,自己是一个“孤岛”,每一个人都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是公众利益。但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达成大众利益。而在中国有道家、佛家、儒家的传统,他们认为不仅仅是自主性,而要追求一个社会性。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通过与其他人,通过与社会的接触,能够得到一个升华,所以汪洋副总理并不感到惊奇亚太地区的人对分享型经济那么感兴趣。这是一个新生的经济模式,它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的这个新生儿要不断的培育,因为分享型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新生儿,而分享型经济最终会颠覆资本主义,会颠覆我们的交互模式生产经济的模式,25年之后,我相信资本主义仍然是会在的,但是整个世界会完全改变,因为我们有一条新的道路,我并不认为资本主义会是我们最终的协调者,它会成为我们分享型经济的合作者,我们有部分的市场,还是会有资本主义的利润。但是在分享型经济当中,我们有分享和零边际成本。

我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有买家、卖家、生产者、消费者,这是资本主义的一套。在新的一套中有所谓的产销者,我们已经看到了在过去数年当中,零边际成本改变了整个产业,比如说通讯产业,我们现在有30亿人,都成为了产销者,通过互联网产品和消费,许多年轻人在分享音乐,都是零边际成本的。因为音乐可以跟一个人或者100万个人分享,都是零的边际成本。而且他们也可以分享视频、博客、新闻、电子书等等,这些都是免费的。还有分享知识,就像维基百科。

20世纪大的纵向整合的公司,将会完全被颠覆,因为我们现在有着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和脸书,还有新的非营利性的组织做了很多服务,有新的产品和应用,而且都是协同共享的。我们曾经有一个防火墙,也就是说,信息产品不会进入实体产品的领域,但是在《零边际成本社会》这本书里面提到这三种互联网,通讯、能源、交通三种互联网能够把这个防火墙打通。在德国在欧洲,现在在中国也开始出现。现在汽车都有了使用权,有了GPS无人驾驶的汽车。在过去10年当中,我一直与德国总理和副总理合作,在德国27%的能源已经是绿色能源。2020年前,我们将会达到25%的风能,新的能源都会在2040年达到非常大的比例,它是一个指数型增长模式。今天会场中可能我年纪最大,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电脑非常贵,一个大学里只需要7台电脑就够了,那时候有英特尔的芯片,但是每两年我们的芯片能力会翻一番,那时候的能力足够把我们的宇航员送到月球,这在1975年的时候是完全不可想象得。我们现在在今后所有的可再生能源,就会跟大家的智能手机一样成本非常低。太阳能、风能的边际成本现在都是零,因为太阳不会给我们发送帐单,风能也是免费的,地热能在德国也已经达到了免费,通讯能源和互联网、物联网的整合,把我们整个价值链实现了零边际成本增长,使得我们总体效率大幅度提升。我们达到了第二级。

那么谁来生产这些所有的新能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合作社,有许多农民、工人,所有人都在进行协同共享。而且能够在能源上面达到新的收益,像一些大的能源公司,在过去10年当中,我们的出版业、音乐界等,原来的传统产业都在得到颠覆,未来我们的能源产业也会被颠覆,因为我们有了集中化的权利,它的体制已经完全被打破了。我们有了许多可再生能源,使我们横向经济能够分享。这是不是传统能源公司就终结了?不。我跟他们说过,明天你不会离开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你们要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模式,因为我们有横向的扩展规模。现在已经有数百万的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绿色能源,20年后将会有更多,因为每个人都能得到阳光、风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享能源。

那些能源公司又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发售的能源越来越少,他们是管理这个能源,像阿里巴巴来管理这个网络服务一样。我们会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都会参与进来,他们会有自己的分析和算法与自己的应用程序,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增长生产效率,增加我们价值链的运作。增加我们整个生产效率,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我们这些公司虽然发出去销售的能源越来越少,但是钱可以越赚越多,因为我们已经离开化石燃料进入绿色能源时代。

我们有一个研究组,他们正在研究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模式。这不仅仅是在欧洲。我两年前来到中国,我看到你们国家电网的负责人宣布,将有820亿元的投入,要把中国的电网变化智能电网,使得分布式发电当地发电的产能,能够收回我们的国家电网,现在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已经在世界领先,而且智能电网也非常先进。我们现在有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正在一一解决,所以通讯网络和能源网络,以及GPS这样卫星定位的技术合在一起,我们实现了互联网+。

我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一个核心就是汽车的拥有,我们在美国有很多老年人自己有车,但是他自己不开。而年轻人却希望得到车,他们想去开车,所以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买车,只要获得车的使用权就可以,他可以用手机进行搜索,将通讯和运输网络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进行支付,可以立即拿到车。GE的前总裁说中小城市80%的车都是闲置的,而全球有10亿辆车在交通网络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有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第一大是建筑业,第二大是生产食物,第三种就是汽车。在未来我们会把80%闲置的车处理掉,这样我们子孙后代就不用买车了,80%闲置的车都会消失。

生下来是一些电子汽车,还有是用燃料电池的,而且是用可再生能源的,而且是用3D打印出来的,并且是无人驾驶。也是非常低成本的,无论是能量还是从驾驶的角度来讲,这不是理论上的一个空想。我们知道在内华达州已经有商用的卡车这样生产,这意味着交通也就完蛋了吗?不是,只是商业模式要进行改变。而且中国的十三五期间内,也会生产30万辆的电动车。因此我能看到一个总的趋势,我们这个趋势是从拥有到分享到提取到使用。中国的交通业也会更加自动化,比如说像阿里巴巴的网络平台,很多业务都是自动化的。而且成本接近零边际成本,这是一个长期转变,不是说明天就会发生的。

剩下来是一些电子汽车,还有是用燃料电池的,而且是用可再生能源的,而且是用3D打印出来的,并且是无人驾驶。也是非常低成本的,无论是能量还是从驾驶的角度来讲,这不是理论上的一个空想。

我们知道在内华达州已经有商用的卡车这样生产,这意味着交通也就完蛋了吗?不是,只是商业模式要进行改变。而且中国的十三五期间内,也会生产30万辆的电动车。因此我能看到一个总的趋势,我们这个趋势是从拥有到分享到提取到使用。中国的交通业也会更加自动化,比如说像阿里巴巴的网络平台,很多业务都是自动化的。而且成本接近零边际成本,这是一个长期转变,不是说明天就会发生的。

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能够应对这样的一个变化,中国是有资产的,但是还没有充分使用,这种资产是一个短期的债务,但是是长期的一种资产,那么就是中国庞大的房地产,项目规模都非常大,这个房地产的开发占了GDP的20%-30%,它设计了很多产业,包括水泥、建筑、玻璃、家具,都是跟房地产有关的,现在中国有产能过剩的现象,我们就像看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很多国家一样,不断的建设然后形成过剩。

在中国你们的房地产仅仅完成了一半,因此你们有机会建造一种新的公路连接这种房地产,使得你们的效率大大提高。你们可以考虑新的建造模式,比如有节点的建造模式,能够把整个中国连接起来,跟互联网也连接起来,我们需要把每个现存的建筑进行改变,给它们更好的能效,给它们接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随时开随时关。同时充分利用燃料电池,所有的节点连接几百万个建筑物,它们可以跟你们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可以变成一个微小的发动厂,它们能够成为自动交通的节点,使得你们建筑活动更加有效率,这是中国发展接下来很大的一步。我们如何给它提供资金呢?十三五规划也会强调这个建筑的节能问题,改变现有的建筑问题,这就需要节能公司来扮演这个角色,中国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节能公司可以向银行获取贷款,中国的政府也会给他们减税,他们从银行获得贷款,然后对公司进行改造,把新的技术可再生能源连接建筑。节能公司是通过节能来获得收入,这是一种节能合同,在中国已经看到了,如果中国能够在太阳能和风能上领先,在燃料电池和自动交通方面能够领先,再加上互联网+与节能公司,他们获得政府的减税政策,就能够迅速扩张,获得能效的提高,就能够获得收入。而且大家都会欣赏他们的价值贡献。

这些分布式的建筑都会形成一个小的发电厂,接下来五年的中国规划,我们会是一个扮演领先的角色,大家都可以在这方面扮演角色,我们昨天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对话。海尔正在考虑在设备上接上感应器,使得海尔能够与各方有更好的沟通,海尔会与IT电子通讯结合。同时,海尔也会在消费电子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使得海尔在这个时代变成领先者。

最后两点。习主席与李总理,已经宣布了中国新的愿景,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惊讶,也就是一带一路的提出,把上海与欧洲联系起来,我们感到非常惊喜。同时通过与中国的政府领导与商业人士对话,产生了一个对话欧洲的计划,都是强调通讯能源与交通,而且使他们成为一个因特网连接的核心。中国与德国面临一个挑战,如何把互联网+进行扩张,把整个世界连接起来,使我们有共同的数字空间,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然后形成一种分享型的经济体,欧洲的梦与中国梦非常类似,我读过一本书叫《欧洲梦》,我们想象中国梦与欧洲梦有共同的目标,中国的习主席要给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欧洲强调生态社会,中国也强调生态健康。因此我描绘的未来是这样的,我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气侯变化。我不认为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看到这个气侯变化的危机,主要是来自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就是我们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气侯变化改变了地球的水循环,我们是一个水的星球,如果其他星球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这个生态系统有很悠久的历史,如果每一度的温度上升,由于气侯变化,就会使得大气层从大地上吸走7%的湿气、水,因此我们就看到暴风雨、干旱、飓风。因此,这样会导致很多生命会消失,有些生命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在星球上生存了,现在的气侯变化就会使得很多生命消失,到了大家的孙子辈会有一半的生物消失。我的妻子说,现在我们99.5%的生物都是出现过然后又消失,随着第三次的工业革命,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可以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智能网,利用了互联网+,利用他们的应用软件,就会用更少的地球资源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现在我们已经有零边际的成本,在资本市场能够为分享型经济作出贡献,使得我们每个人减少对资源的利用。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像中国设定这个目标,每个人都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都能够生产可再生能源,使得交通也变化零边际成本。

我今天上午列出来的都是在某个地方发生的,但是现在要进行规模扩大,欧盟与中国在各个领域会找到合作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要与中国拉起手,通过最佳的商业模式,像海尔的这样商业模式,我们利用想象力和决心,在接下来的三代改变亚洲,利用中国的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生活,更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我这个年龄肯定了一点,我每天都是拥抱新的一天,我们都热爱生命,我们在这个可爱的星球上要拥抱生命,因此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领先者,但是能领导到什么地步是一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入互联网+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看到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我们正在建立一个生态型的社会,我们人类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与整个大自然和谐共处,海尔已经进行了一个最初的实践,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公司的启迪和模范带头作用,使整个社会快速前进,能够创造人类历史。

非常荣幸今天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并且庆祝十周年。谢谢!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