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飞电器近期的停产风波之后,外界除了探寻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外,对于新飞下一步的发展也极为关注。与此同时,市场上大量并不由新飞电器生产的“新飞”小家电引起了人们注意,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小家电大部分还是合法使用的新飞商标。种种乱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新飞是新乡的名片。然而这一次,新飞商标的“确权战、保卫战”,无奈陷入了胶着状态。
自2012年5月初始,河南省新乡市政府为了打击假冒“新飞”商标的现象,发起了一场针对“新飞”品牌的拯救行动,意在为长期以来的无序使用画上句号。
这场打假继而延伸到东南沿海多地,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在外生产的新飞品牌一律进驻新飞家电产业园,不进的一律算作侵权”。
然而,据记者了解,这种打假的确促成了一些企业的“落地”意愿,但大量产品的商标使用权却在一家名为河南新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数码)的手中。
旨在收取家电生产贴牌费的这家公司,与政府建立产业园谋求做大“新飞”品牌,二者在目的上出现了相左。协商无果,新飞数码总经理李天祯却长期联系不上。
新乡县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所有的关键都集中在新飞数码公司,只要政府获得新飞小家电品牌的权限,家电产业园就能顺利建设。”
新飞品牌使用之乱
“小鸭满地跑、老鹰满天飞”,这是新飞小家电品牌之乱的真实写照。
新乡县经济开发区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今年上半年,他们去广东中山、顺德,浙江余姚等地考察,发现假冒使用“新飞”品牌的现象非常突出。尤其在浙江慈溪,近百家企业都在生产与“新飞”品牌有关的小家电,这让新乡当地政府人员为品牌忧心的同时,也为其间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而醒悟。
根据公开的资料,2011年,国内假冒新飞品牌的电暖器销量超千万台,电风扇销量超4000万台。当年,国内电风扇产品的内销总量约1.2亿台。
为此,当地经济开发区与拥有大量小家电商标的河南新飞数码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准备在新乡县筹建新飞家电产业园,于今年3月初向市政府做了一份联合提案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