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学堂 > 正文
拒绝忽悠 揭秘商家常用"忽悠"手段
发布时间:2010-09-25 08:24:00
来源 : 百姓家电网
作者:佚名
标签: 拒绝 忽悠 揭秘
摘要:为了达到销售出产品的目的,销售人员经常会使出各种方法来卖出产品,甚至使出一些“忽悠”手段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在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随着市场的规范,这种情况已经有某种程

为了达到销售出产品的目的,销售人员经常会使出各种方法来卖出产品,甚至使出一些“忽悠”手段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在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随着市场的规范,这种情况已经有某种程度上的好转,但仍然有小部分漏网之鱼,使得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多花冤枉钱。

在目前中秋国庆双节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更加严重,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商家常用的“忽悠”手段 ,让我们在知己的基础上,做到知彼。

模糊概念法:使用与家电产品有关的一些高科技“概念外衣”,例如“红外线”、“钠米”、“负离子”等等,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和竞争能力,从而误导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购买。这主要利用了消费者想要购买高端产品的心理,用一些含有高端意味的概念来“忽悠”外行消费者,来达到追“高”的目的。

虚设原价法:利用消费者“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与消费者打一场价格战,虽然标出优惠打折,但实际上与原来的价格相差不远,或者本身上市时的价格就相对较高。消费者看到卖场里花花绿绿的POP海报不免心里发热,认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其实,这时候消费者应该冷静下来,仔细考虑是否真的捡到便宜了,还是被人“忽悠”了。

暗藏玄机法:在常规促销和特价的背后,有很多活动限制条件,并没有给予消费者充分的活动知情权及选择权。例如,将优惠条件故意标注不清或者意思混淆,让消费者看得到吃不到;或者要么告诉消费者活动结束,要么告诉消费者产品卖完了,然后为消费者推荐其他产品。

这些“忽悠”法都是很多不道德的商家常用的方法,虽然并非所有的商家都是如此,但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仍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选购的时候多一个心眼,仔细分辨这些销售方法的背后,是否是真正的让利优惠,还是在“忽悠”我们。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