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China TV Market Brand Sell in Monthly Express)》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292.0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8.5%,环比8月上涨17.3%。
在第三季度的三个月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连续地同比下降,且降幅都在较大幅度的10%左右。9月的环比增长,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销售旺季正在到来,厂商的备货节奏开始加快。
第三季度的品牌整机出货量为727万台,同比下降10.4%;前三个季度的累计出货量为2389.5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2.5%。虽然我国智能电视行业的低迷是在预料之中,但是面对“国补”的加持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确实也在预料之外。
从出货量品牌格局方面,2025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前八大主力品牌,即海信、TCL、创维、小米、长虹、海尔、康佳、华为,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281.3万台,同比下降5.8%,降幅小于大盘,合并市占率维持在95%以上。
海信、TCL和创维三个传统主力品牌(含子品牌)在9月的合并市占率为62.0%,出货量约为181万台,同比去年仅微降0.5%。不难看出,头部品牌的降幅远小于整体市场的降幅,强势品牌依然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小米(含红米)在9月的出货量约为5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7.1%。长虹、海尔和康佳三个品牌在9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44万台,同比下降14.0%,合并市占率为15.2%。华为在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的累计出货量约为70万台,预计全年出货总量在百万台以内。
外资四大品牌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在9月份的出货量继续各自维持在数万台级的相对低位。
总的来看,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电视制造基地,全球电视面板重要产地,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之一,中国电视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电视行业的面临的挑战。
中国电视行业在“国补”政策的加持下依然面临非常大的增长压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中国电视市场面对“国补”金额的耗尽,智能电视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增长压力。
目前,中国电视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换新驱动力不足、创新技术驱动里不足,加上“国补”提前透支的市场份额,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是中国电视市场的至暗时刻。预测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量会经历更大的跌幅,全年规模也会被带到更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