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天的IFA 2025在德国柏林圆满闭幕,相信大家这几天也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关于IFA 2025的新闻报道。作为与我们的科技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自然也吸引了来自全球消费者的目光。
在这场高科技的消费者电子类展会中,中国的科技产品可以说惊艳全球,特别是作为消费电子展的头牌智能电视,凭借Mini LED更是惊艳全球。来自海信的RGB-Mini LED、来自TCL的QD-Mini LED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电视品牌的实力。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Mini LED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新技术产品,没有之一。在去年第四季度,Mini LED电视出货量已经超越OLED成为中高端市场的宠儿。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为785万台,较2023年的425万台增长84.7%。
根据快科技预测,在国补政策的刺激下,2025年中国Mini LED电视将进一步向中低端市场下沉,整体出货量将达到923万台,同比增长122%,渗透率超过25%。同时,全球Mini LED电视市场规模亦将大幅增长70.6%,总量超过1300万台。
能拥有这样的增幅与Mini LED自身的技术优势密不可分,同样与中国品牌的强势推动密不可分,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产业链的优势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成为推动Mini LED电视全球普及的关键。
首先是中国在Mini LED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在Mini LED领域,我国拥有从上游的芯片、材料到中游的模组、面板,能实现完全覆盖。另外,Mini LED电视是采用Mini LED背光的液晶电视,我国在液晶面板领域占比超过60%份额,这套组合能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满足全球的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链优势上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成本。我国在Mini LED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在成本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Mini LED电视价格几乎“腰斩”,Mini LED电视均价在一年内实现"腰斩式"下降,从2024年初的13000元快速下探至6000元区间,65英寸机型更是突破5000元价格关口。
第二个就是Mini LED在画质上的优势。目前的电视市场出货量最多的依然是传统液晶电视,但是传统的LED背光电视存在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对画质有一定需求的消费者,Mini LED的出现为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换新的动力。
Mini LED作为背光技术具有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性度以及反映时间快等特点,而且能够实现精准的区域发光调节,提升显示效果。最为重要的是Mini LED背光数量可控,可以根据尺寸来调整Mini LED的背光数量,从而达到精准控光的效果,提升画质表现。
第三,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之一,中国电视品牌频繁在Mini LED领域发力,而且在积极推动Mini LED电视的普及。当下的液晶电视行业已经进入利润匮乏期,我国又是液晶面板生产制造大国,只有发展好Mini LED+液晶的组合才能抢占智能电视的高地。
所以,我国的电视品牌海信、TCL、创维、长虹、小米等,频繁发布Mini LED电视新品。特别是海信和TCL,更是推出了高端的RGB-Mini LED、QD-Mini LED布局市场,让全世界看到了我国在Mini LED电视领域的强势布局。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量将有望超过900万台,较2024年底的预测再提高100万台,渗透率接近30%。
相信在IFA 2025上中国电视品牌的精彩亮相才是开始,未来的中国电视占领全球市场制高点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