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还记得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发言,他讲到中国制造的电视占全世界的75%,在海外的销量蒸蒸日上,但是国内销量却一直持续下行。从最高的5000万台体量下降到3700万台,五年减少1300万台,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李东生表示,2018国内卖5000万台,2023只剩3700万,直接减少1300万台,开机先看15~90秒广告,想关还找不到按键,充了会员还是有看不完的广告,片头、片中、片尾都插播广告等,还有操作复杂等问题,这些是影响智能电视体验感的关键。
其实,从李东生先生的话中,我们看到了作为头部电视企业对这个行业问题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电视的体验感很差,消费者用脚投票就是不愿意看电视。这是智能电视行业出现销量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
首先自然是智能电视的广告问题,包括开机广告、UI广告、剧中广告等。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2025年1月的抽样监测显示,国内主流品牌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平均时长为42秒,最长的达到86秒,且大多数无法跳过。这种强制观看广告的做法极大损害了用户体验,导致用户开机意愿下降。
除了开机广告之外,还有UI广告、片中广告,影视内容开头、播放中、结尾等处的广告。每次只要打开电视看影视内容,开头先来一段广告,中间插播几则广告,结尾再来一段广告等,十分的影响体验感。
关不掉的广告、看不完的影视内容广告,使得消费者在观影提上的舒适度大打折扣,加上现在又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耐心被大大消磨掉。转而更加愿意用过移动设备来观影影视内容,这也是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开电视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就是会员制度的问题,不仅存在“套娃”的收费问题,而且还存在会员等级区分,单独付费内容、点播内容的问题。不仅如此,会员等级不同还不能同时适用手机、平板、PC以及电视端使用。
会员等级划分为VIP、SVIP、SSSVIP等,不同等级的VIP权限还不一,存在多收费的情况。而且就算是顶级旗舰VIP,有些超前点播的影视内容还要另外单独付费。这样的收费方式不仅规则多、收费混乱,还存在重复收费的问题。对消费者来说,直接不看电视就是避免碰到这些问题的“办法”。
第三个就是智能电视操作复杂的问题。现在的智能电视操作还是比较复杂,尤其是UI界面内容比较多的产品,加上遥控器都十分简化,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作为观影主流人群的中老年根本不会用。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2025年3月的用户体验调查显示,87.3%的智能电视用户对现有操作界面不满意,主要抱怨包括:系统反应迟钝(73.2%)、广告干扰严重(67.5%)、操作流程复杂(58.7%)、语音识别准确率低(53.2%)等。
所以,智能电视操作复杂也是影响体验感的问题之一。
总的来说,智能电视的体量下降与体验感下降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消费者面对这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会选择直接不买电视,买了电视也是作为客厅家居装饰,甚至懒得开机,这也就导致了开机率、开机时长大幅下降的问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电视基础功能应当免费提供,收费项目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禁止强制性收费和捆绑销售行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5月发布的《智能电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也提出,将推动电视产业从"硬件销售"向"平台服务"转型,鼓励厂商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培育新的增长点。
所以,我们还是要对智能电视行业面临的问题抱有积极的心态,相信随着各项规范内容的出台,智能电视行业将迎来良好的观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