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黑天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损失惨重,2020年一季度一季度我国经济GDP同比下降6.8%。素有经济晴雨表的家电行业也收到空前重创,作为客厅经济的核心,智能电视的表现令人差强人意,有好有坏。
首先是销量下滑,根据奥维云网最新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零售996万台,同比下降20.1%,零售额238亿元,同比下降33.8%,销量规模创下至2016年以来单季度最低值。
其次,大屏化趋势明显。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一季度零售市场尺寸结构两级分化,65英寸及以上大屏机型全渠道增长5.1%,32、43英寸小屏机型分别增长2.3%、3.0%,市场平均尺寸达到50.3英寸,首次在一季度突破50英寸。
2020年新品聚焦大尺寸,2020年第一季度,51至60英寸区间上新60款产品,占新品总数32.15%,对比同期上涨2.2%;61至70英寸区间上新46款产品,占新品总数24.6%,对比同期上涨8.1%;71英寸以上产品占比约为16.1%。
总的来说,彩电正往大尺寸化发展,更大的65、75、85英寸电视,是目前众多彩电企业争相布局的尺寸,彩电大屏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那为什么彩电大尺寸化进程如此快呢?其实彩电行业目前的现状不无关系。
彩电价格越来越便宜,为了保住客单价和利润,彩电品牌选择推出更大尺寸的电视产品,对用户来说,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大尺寸的电视,实现双赢。这样就加速了彩电大尺寸化的进程。
当然,导致彩电价格越来越便宜的因素就是面板产能。随着我国在LCD面板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生产线不断健全和扩大,国产面板产能充足。据悉,今年国产厂商的LCD占有率将超过50%,不过占有率增加的代价是牺牲利润的价格战。
彩电市场不仅竞争残酷,以价换量是大部分品牌的策略,但是如今彩电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同时受疫情的影响,以价换量的成效并不显著。显然,大尺寸领域成为价格战的新重灾区。
推出大尺寸电视既能提升彩电零售价格,也能避开价格战的重灾区,带来更客观的利润空间。各品牌都推出75、85英尺电视产品来布局大屏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齐聚,又将是一场激烈的鏖战,价格战也在所难免。
有人会说,彩电行业为什么一定要打价格战呢?像手机一样推推高端品质产品,或者创新显示产品,或扩展彩电背后的价值,以此来提高彩电产品的价值,达到提升价格不好吗?
其实,这也是彩电行业近年来一直在变革的方向。
目前,创新显示技术产品确实能带来可观的利润,但是还未形成大体量,而且对技术门槛要求也比较高。其次,手机、平板、PC不断抢占我们的娱乐时间,智能电视在客厅的地位一直在降低,虽然AioT时代的来临,有望让电视重回客厅核心,但是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彩电行业不用悲观,价格战有望倒逼彩电行业进行变革,也将推动整个彩电行业迈入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