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G20大阪峰会上,韩国和日本之间就未进行常规交流,外界纷纷推测两国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而在峰会结束之后,日本方面立刻宣布在对韩在OLED出口方面进行制裁,这证实了人们的猜想。然而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日本是要拿OLED来开刀。
来自日本媒体《产经新闻》的报道称,日本政府将从7月4日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部分半导体、OLED材料出口。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于7月1日上午,公布了相关决定。
来自日本媒体《产经新闻》的具体报道称,日本政府修改了对韩国的出口管理运用政策,决定从7月4日开始实行限制向韩国出口电视、智能手机中OLED显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酰亚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等3个品种。这一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韩国相关行业的剧烈反应。
有业内人士认为,韩国半导体、显示器产业在韩国GDP很大,而这些产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日本的相关产能。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亚胺总产量的90%产能,高纯度氟化氢气体占全球70%产能,而韩国三星电子、LG和SK等厂商所需的大多数氟聚酰亚胺和高纯度氟化氢都是从日本进口。
从当下整体市场来看,韩系厂商在彩电和智能手机中,都会大量使用OLED材料,特别是出于头部的三星和LG品牌,旗下拥有大量OLED电视和显示器产品。对于这些厂商来说,如果因为出口限制而缺少材料,可能会对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压力。
不过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一限制其实对韩国产业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首先,除了日本厂商之外,仍然有韩国自身的产能,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产能来“接盘”,尽管产业链承压,但仍可艰难前行;其次,目前韩国OLED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正好借此机会对产能进行一些调整;最后,出口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韩国OLED产业摆脱对日本原材料的依赖性,这也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