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发布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指出2020年国内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而2022年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占比要达到5%。
工信部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给国内的超高清视频产业规划了方向及要求,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
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超高清视频内容资源极大丰富,网络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制播、传输和监管系统建设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计划》提到,到2020年,4K摄像机、监视器、切换台等采编播专用设备形成产业化能力;符合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符合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
建立较为完善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标准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开办4K频道,不少于5个省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平台开展4K直播频道传输业务和点播业务,4K频道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并在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基于超高清视频的应用示范。
在传输方面,发展高速光纤传输与接入,提升通信网络的接入速率及服务质量,推进网络云化和智能化,优化网络结构,增强IPTV网络的承载能力,满足4K和8K视频传输的低时延、高宽带、高可靠、高安全应用需求,推动普及超高清机顶盒。探索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