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 正文
机智云黄灼:让制造商转换到运营商
发布时间:2015-09-20 16:57:41
作者:佚名
标签: 机智云 Gok
摘要:主持人:谢谢媒体老师的捧场,我介绍一下一位三位老总,中间是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那边是机智云创始人兼CTO刘琰先生,这边是我们的

主持人:谢谢媒体老师的捧场,我介绍一下一位三位老总,中间是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那边是机智云创始人兼CTO刘琰先生,这边是我们的机智云创始人兼总经理黄锡雄先生,请各位媒体老师对三位老总进行一些发问,时间是30分钟左右。   

百姓家电网记者:今天是3.0的发布,2.0我不太了解,首先从1.0、2.0到3.0,整个机智云的产品未来定位的目标,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第二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们机智云的发展仅仅是为了通过我们这些人的整合得到最终融资状态,还是您的产品定位确实为未来智能发展,不管家电还是各个品类,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黄灼:这个问题我尝试回答,我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从1.0到3.0,首先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每天都在发布新功能,不是说今天发给大家,3.0出来了,看一看文档怎么回事,其实每天都在更新,最近半年我们在密集发布新的功能,简单概括原来1.0就是什么帮你做出来,我是一个方案商,2.0需要做什么,我有完善的工具,完善的文档,把工具给到你,你自己做,是一套开发工具。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只是让他开发,产品从不连接变连接,我刚才说有一个发展史,从不连接到连接,未来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沿着这个走的,3.0的核心是不但我的工具越来越完善,接入到互联网的速度、稳定性,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做的越来越多,我们为量产企业推出一套服务,像运营商一样卖出他的产品,从产线管理到库存管理,有的是我们提供的,有的跟大的系统,还有售后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云端解决方案提供给他们,这是有商业模式,而且已经实现,厂家去买单。希望它的客户变成庞大的用户群,跟服务的结合实现商业模式的转换,像电信运营商一样,都有一个庞大的系统知道打多少电话,消费形式怎么样,推新的服务套餐,智能硬件的厂家也是需要从卖到运营的转换,3.0从产品连接了之后,变成一个运营商,我们希望制造商转换到运营商,从运营层面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其他服务的接入,思路是这样的。

你说我们融资的角度,任何一个行业的兴起,一定需要资本的支持,我们有确实需要去融资,但是我们跟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有很多用户,这个用户黏性不一定很强,但是很大,有些是昙花一现的,或者O2O,砸钱改变消费习惯,这两类企业会爆发很快,它需要更多的资金去砸,但是我们不需要,我们在扎扎实实帮这些传统企业,也有一些创业的企业,去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要完成一个从卖产品到运营产品转折的话,一定需要这样一套完善的互联网+的系统,那个系统是有价值的,他们愿意给我们付费,我们是在很坚实的商业模式上走,我们坚信物联网是一个互联网+非常主流的模式,这个模式里边帮助我们经济体系非常多的企业在转型,他们愿意给我们付费,我们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我们不是为了融资做这个事情,我是第三次创业,不是因为融资退出的,第一次可以,第二次砸了,融资再多都砸了,所以还是希望真正做一点事,说的高大上一点是希望改变世界,我跟数以万计的开发商改变他们领域的行业,或者身边的事务。当然平台越大,接入的产品越多,价值越大。我坚信物联网是互联网必然的趋势,方向对了,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坚实的基础,一定是靠谱的事情。

记者:刚才说接入的数量330万,稍微把这个产品的数字详细一点,大概是什么分布,什么区域?   

黄灼:比较大量还是可穿戴的,还有泛健康类的产品,因为消费者也能接受,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还有血压计、血糖仪,这个还是比较大的量,逐渐发现泛智能家居,特别智能家电在兴起,我们看到广大的家政企业都在联网,往智能化方向走,泛健康类的产品有一半,1/4是智能家居的产品,剩下是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零零碎碎的,因为智能硬件是非常长尾的市场,很多时候不能定格同一个品牌,所以是一个多元化的现状,也是我们很喜欢的,因为多元化的平台,把不同的跨界产品结合起来,也是一个机会。   

记者:智能家居方面的,因为目前是特别热门的行业,市场份额有千亿的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同产品有不同的产品标准,机智云在这个里面起到哪些作用?

黄灼:我先说,刘琰再说,因为他是搞技术的,角度不一样。现在标准是有大公司主导的,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在大家都想创标准,先不说国内,就说海外,谷歌和苹果都在推一些双引导的标准,他们有自己的盟友,慢慢形成一些战国的状态,国内也是一模一样。BAT,京东,各自希望他的模式能够被别人接受,越多朋友越好。我们作为创业型公司,能做的事情不是推一个标准,我们是去适配不同的标准,希望在各大标准之上做一个相对开放、融合的信息通道,我觉得这个是小公司能做,因为我们没有其他业务的牵绊,我们能够把大家的信息互动起来。每一个行业兴起的阶段一定有人尝试推标准,综观从原来的录像机,各种各样制式,电视各种的制式,其实你不用想制式的问题了,行业自己就把它解决了,很多不是做终端设备的,中间的方案商就统一起来了。

我们也不会推任何的标准,我们要把现在主流的标准结合起来,因为这个产业一定会这样子的,相对分裂的走一段时间,慢慢的聚合,今天还没有到,所以我们继续扮演这样的角色把它互通起来。

 刘琰:像刚才讲的一样,智能家居这个行业形成一个标准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国内外有很多带引号的标准,高通、苹果的,还有微软的一些所谓的协议,他们用了很有趣的单词,是提倡的一种服务,我们能够预见到随着产品继续的生化,还有大面积的铺开,这种服务的叠加,形成一种新的鼓舞方式,也会成为智能家居未来很重要的方向。

黄灼:这种叠加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叠加。

 刘琰:对。

记者:关于整个智能家居,智能控制生态链的里边,比如智能路由,一个可以控制好多家居,只要接入这个入口,对于咱们和这种控制中间的差距还有未来的模式是怎样的?

 黄灼:我先试一下,路由器是硬件,现在路由器的大玩家有好几家,想通过一个硬件去作为一个标准,把大家整合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硬件它的出货量包括周期,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但是软件的适配性很强,像刚才说的跟我们合作的厂家将近五百家,他们都在用我们的开发工具,我们通过远程的升级把他们的协议逐渐往主流的方向去靠,通过接入的设备有一个灵活性,以后可能是TP类,去主导这个路由器的标准,或者是高通供应商,可能高通去推,可能也会有360、小米的标准,但是有更多的做终端厂家他们就变成一个选择挑战性,我现在到底选哪家,而且这些硬件也在演变过程中,我们倡导的是尽量把硬件软件化,软件是最可塑的,我去兼容这个协议和那个协议,只要在最底层的。比如大家用WIFI,或者大家用那个ZB(音)的,现在越来越多人去考虑用谷歌发起的(英文),如果这些标准成为主流的话,我们合作的厂家在软件做更多的兼容,更大范围被消费者接受,我们做软件的公司会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定位,能够帮助弥补硬件比较长期的一个不兼容性。你刚才说的路由器做兼容的撮合者,路会慢一些,我们家买一个路由器三年五年也不坏,所以还是靠软件公司做这个事情比较靠谱。

记者:怎么让大厂来认可咱们这种模式?

黄灼:这个非常好的问题,国内的话先从家电这个行业去看,提到家电肯定逃不开海尔、美的、格兰士,这些大的企业其实都在培养自己的生态,它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状态,因为大家的体量差不多,你迁就我,我迁就你也不好说。但是顶端的企业相对不兼容的状况一直存在,再往下一点的,做单品的,他们没有想做一个庞大生态,他就把单体做好,能够跟其他的玩家和平共处,因为它在那个行业里已经掐住了那个部分,但是不是全产业链的,对于他们来讲,他们其实愿意跟别人兼容,因为有那么多玩家到底跟谁,他们也面临一个选择,所以我们通过软件的方式帮助他们去跟各种各样的生态兼容,我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不是卖硬件,甚至我们连模块都不参与销售,我们有最大的灵活性,我们两百多个兄弟姐妹,每天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兼容。你说标准不标准,兼容是王道,所以我觉得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帮助大家,未来可能会有五年有比较零散的格局,至于最后长什么样我们不知道,做软件的行业一定会顺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去发展,慢慢做起来有一些起色,我们会顺着这个行业。一两年前WIFI单品很火,现在慢慢开始你发现DOE,低功耗的蓝牙,自主网开始火起来了,明年的今天我们要保证其他火起来,这些厂家首先采购的时候就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兼容层面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希望我们做软件的能够帮助各种各样的标准在在软件层面去抹平,这个是我们希望能扮演的角色,做一个中间件把各派势力的差别抹平掉。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对待不同的客户,像微软、苹果,还有跟您一样的创业公司,对中小客户和对大客户之间的服务差别有多大?

黄灼:我先说对创业团队怎么扶持的,他们数量很庞大,很多抱着做产品把产品商业化,实现一定的创业的想法,有些没走的很远,但是这个量太大了,没办法一对一,就是自助的,和广大的开发商合作起来,对于中小客户甚至创客来讲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文档,但是我们还做一件事情,每个星期都在跟我们平台上的开发者有创业想法的,找到我们说听说你们会融资,帮我们融资,这是很现实的,对于我们来讲,只要觉得这个产品好,因为我们接触的投资人非常多,在我们融资过程中,还有平常的圈子里面,我也很愿意帮他们实现跟资本的对接。因为我们懂开发者,知道他们的优势,他们发展的前景,其实我们可以协助他们。还有当他们产品还没有量产之前,我们一分钱不收,大点的公司,黄锡雄对接五百个签约的客户,你谈谈。

黄锡雄:客户找到我们价值,打一个比喻,很多时候有很多系统,都是委托别人开发的,装到自己的公司里边,对于企业来讲要有机房的成本,运营人员的成本,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具备这样的基础,云服务了,所有的东西架在那里,需要做产品,我们通过我们的文档,甚至我们的开发员指导,像用自来水一样,不用担心服务器、机房、管理人员的东西,我们有客户按台数,还有按年费,个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不是一个钱烧钱的公司,我们希望把事情做的更快和更扎实,让所有人享受到我们的服务,让更多的人接入进来,变成按需付费的模式,大型企业都在使用机智云,把它的产品变成智能化的产品,这个其实是非常好的变化。刚才提到是创业者,我提到是对企业服务的定位。   

黄灼:我们自己本身也是开发者,再小的开发者也可以找到商业机会,通过我们的工具,有一件事就是我们除了工具、资本,还给非常小的创客拿到大企业的资源,如果做户外产品,或者电信运营商上网的,跑不了月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总体的体量去拿到比较好的优惠,小的创客也能够把一个产品在户外跑起来,自己跟大的运营商谈就很困难,但是我们帮他,就可以整个帮他做起来,所以这个平台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也不是每次都能帮到所有人,但是我们希望帮到创客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我们也在摸索的过程中,刚才想到的点子也是我们逐渐探讨,我们的初心是服务开放发,帮助他们更好做好产品,这是我们的根本。

记者:还有中小企业群体,我们对他们是有什么差别对待?

黄灼:体量到一定的量,规模化运作也可以支持,中小企业的话主要是公有云的服务方式,龙头企业跟我们做私有云或者混合云,至于系统稳定性,都是保持一致的,不会说因为它是小企业,就差一点服务器,这个不会,因为对我们来讲,接入的设备都得保证它的正常运行,这是我们扎根的基本。

记者:客户拿到我们机智云平台,通过这个软件找各种资源,因为他在整个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我们怎么规避,比如家庭路由器,有比较危险的程序,隐私安全的话我们平台怎么规避?

 刘琰:安全的话是云服务永远的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也跟专业的安全公司进行合作,由他们给我们提供定期的安全的服务,包括渗透、扫描,还有防攻击的产品,从我们自身的经历相信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第二个接入协议本身的话我们跟国内外的高校全球的合作,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们的生产领域来,包括清华的一些学者,他们为我们协议提出了很好的一些建议。这个安全的话永远是一个不断在前进,不断在发展的过程。
   

黄灼:这个是技术层面的,因为机智云平台各种资源某种程度被我们吸引,也有保险行业谈,安全是个问题,是不是一个商机,跟保险业能不能合作起来,除了防御之外,还能不能做跨界的融合,让安全变成一个商业机会,我们在探讨。

记者:除了智能硬件,技术还会接入其他行业的设备,以及机智云的弹性和容量能不能接入工业领域巨大的数据量?

 黄灼: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通用平台,有些人拿我们东西做机器人,机器人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制作业,我们跟业内的行业谈,绝大部分不联网,自动化不联网,是没有办法做自动化的,我们自己不会去做,但是我们会跟别人合作。至于它的稳定性、可靠性,我们有很多手段在工业的领域加强,包括在工厂本身建立本地的服务器做快速的响应,跟云端打通,公有云做数据的整合、备份,本地实现快速自动化的连通,这个方面非常感兴趣,也是我最近一直跟业内的朋友交流的,也是我们真正在实践的。

记者:最近拿到B轮融资以后,这个钱主要用于什么方面?您讲到有很多资源以及创业者找到你们,机智云自己会做这个硬件吗?

 黄灼:首先做一个很难的事,你要做极致,在硬件层面极致,软件层面极致,云端,还有安全问题,其实解决很多难题,一个难题可能是一千家公司,一万个开发者,效率是高的,我们在现在公司已经两百多人,我们还在快速增长,这是投到研发,还有在垂直领域做更深层次对那个行业的服务,还有纯软件和服务的一个切入。你提到的做不做硬件,我们自己不会做硬件,我们一定会和别人合作,刚才提到我们对硬件的态度是它是必须品,但是对于我们的软件公司来讲它的节奏比较慢,我们是快节奏的,他们可能做的好很多,我们不参与了,我们跟他们合作,所以我们做软件,做互联网公司。

记者:我是奇迪网的,咱们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讲接入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刚才黄总说3.0的服务,机智云为了提高未来接入量的话会不会转成孵化器?

黄灼:大家对硬件有憧憬,因为实在太难了,跟我们合作的企业跳票率低一点,跟创客空间在合作,帮创客做产品快速的领导一的阶段,至于怎么孵化没有好的想法,我们服务开发者,更深是资本对接,甚至提供场地,这个不是我们的本行,我们本行还是做好一个开发平台,做到极致,开发者愿意跟我们合作,这就够了,我们会去尝试,肯定一点的是即使我们做也会跟别人合作,因为这不是我们本行,比如他们有更多的物业资源,有更多的资金资源,我们只是一个能够穿针引线,把资源对接起来的角色,所以还是技术公司,不会想的太多,专注把技术做好,服务好开发者,服务好企业,这是我们的初心。

THE END
分享到:
原创稿件,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欢迎大家积极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观点不代表本站,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与我方联系010-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qq.com